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搜索
 找回密碼
 請即註冊
查看: 471|回復: 4

尼地辯論:慈悲與寬恕其實是暴行

[複製鏈接]

顯親王

內閣總理大臣

駐八國公約組織理事

高桌會理事長

3567

W幣

24

威望

1萬

帖子

親王四級功績勳章銀聖壽勳章銅聖壽勳章社團證

發表於 2024-9-17 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出題人:神諭大師
主題:寬恕與慈悲是否是暴行?

在國外法庭案例上,一名黑人少年因搶劫白人少年而把她殺害,被害人母親在法庭上原諒該黑人,但黑人卻滿臉嘲諷,說他很快會回家,因此法官大怒,撤銷和解,黑人母親甚至覺得黑人不該承受這種判決

那麼寬恕與慈悲,就是顛倒因果報應的惡種,對此來說,你們怎麼看?

AI的想法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觀點。寬恕與慈悲在許多宗教和哲學中被視為重要的美德,而因果報應則是另一種強調行為與結果之間關係的概念。
寬恕與慈悲:
因果報應:
兩者的關係:


熙郡王

國會議長

內政大臣

中央銀行管理委員

宇華坊市長

214

W幣

3

威望

6348

帖子

郡王御林軍事團員佐勳章二級功績勳章住戶證傳媒證商業證

發表於 2024-9-17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強烈支持

1起找出路!國會議員請支持黃名再出發大聯盟!

[img=200,300]https://cdn.discordapp.com/attach

嘉親王

司法大臣

延興省總督

榕樹頭市長

2183

W幣

39

威望

8428

帖子

親王一級黃統建國大勳章五級黃統建國勳章狗年金幣景區工作襟章住戶證傳媒證

發表於 2024-9-18 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寬恕與慈悲說的前提是要讓自己從精神困鎖中釋放出來,即所謂的放得下才能接受更多的正面情緒的能量貫入。


在此基礎上說的寬恕與慈悲說的就是教化,如果因為對方的不誠懇與毫無悔念,那麼寬恕與慈悲反而變成了桎梏個人情緒的腐朽之物。

所謂忠恕之道,都是看人吃飯

顯親王

內閣總理大臣

駐八國公約組織理事

高桌會理事長

3567

W幣

24

威望

1萬

帖子

親王四級功績勳章銀聖壽勳章銅聖壽勳章社團證

 樓主| 發表於 2024-9-18 1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驅牛翁 發表於 2024-9-18 00:58
寬恕與慈悲說的前提是要讓自己從精神困鎖中釋放出來,即所謂的放得下才能接受更多的正面情緒的能量貫入。

...

認為 從精神困鎖中釋放出來是自我安慰,有點矛盾,感覺是說服傷害自己是正確的事,實乃騙良善人自我譴責的二度傷害

嘉親王

司法大臣

延興省總督

榕樹頭市長

2183

W幣

39

威望

8428

帖子

親王一級黃統建國大勳章五級黃統建國勳章狗年金幣景區工作襟章住戶證傳媒證

發表於 2024-9-18 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君羨 發表於 2024-9-18 13:09
認為 從精神困鎖中釋放出來是自我安慰,有點矛盾,感覺是說服傷害自己是正確的事,實乃騙良善人自我譴責 ...

AI的那個

寬恕是指放下對他人的怨恨和報復心,這樣可以減少內心的痛苦和壓力,促進心理健康。

其實就我提出的那個從精神釋放出來的並無二樣。

寬恕很大程度上是讓自己不在記恨。
而所謂的慈悲更多的是對社會的一種教化作用。

至於這兩點構成是不是一種在顛倒因果報應其實並無矛盾。因為因果包含了很多因素,包括你今天的寬恕與慈悲同樣地是不是已經包括了在因果中?你今天選擇的寬恕或慈悲是不是早就在因果的圈子中也是其中一種作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