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親王
財政大臣
中央銀行總裁
延興省總督
榕樹頭市長

      
|
 | |  |  | 《創黨宣言》
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恩賜,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它也需要依靠前人一步一步地爭取回來。我們從來都不怕為自由與公義熱血街頭,奮戰到底,卻只怕我們的努力不足以為後來者踏著我們的身軀勇往直前。這是一個喧嘩聲非常巨大的時代,公眾都意識到一場無聲的革命悄悄而來,我們知道只有法制完善下,人們對民主與正義的渴望才得以實踐,於是在這個熱血沸騰的時代,我們很自豪的宣告──法律與正義黨應運而生,我們亦都願意成為先鋒,為政府,為國家,亦為民眾打通一條具法治、有民生與行公義的道路!
1‧法治:建設法治社會,彰顯法治精神,民有法可依,國有章可循。
「法律的制定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
這世界有沒有完美的法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法律就是道德的延伸,當人類的行為無法繼續用道德去約束時,法律便成為了最後的一道防線。我們可以說法律是為惡人而生,也可以說是為了好人提供一個保障,避免在好惡共生的時代壞人無法得到懲罰,而好人卻要屢屢受制於壞人的暴行。
二零二零年的五二三政變,黃名帝國迎來了一場腥風血雨的政治叛亂,嚴重威脅到了當時的帝國政治根基與皇室威望,一些高舉著「清君側,靖內難」名號的憤怒青年透過非法途徑截取皇室通訊秘密,並以此要脅帝國政治人物的仕途,勒令他們下台道歉,這些打著靖難名義的人最終離開了本國,並耗損了國家的政治實力,對社會造成不安定。這是一場直接越過法律程序的政治謀逆,他們視法律如無物,雖然至今事隔三年,始作俑者早已人去樓空,但他們對社會與政治的衝擊卻永遠在黃名歷史上留下了印記,而社會也無法忘記他們如何一步步進逼黃名到危險邊緣,此政變過後,人們也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於是從第二十六屆黃庭浩首相內閣起,施政方向大多從根本法制去考慮,包括加速直選首相制度的落實、重新對各不合時宜的法律作出調整等,至第二十七屆驅牛翁首相內閣時,基本上對黃名的整體法律做了一個大幅度的檢視並且及時調整過時法律。
調整法律與制定合符社會發展的法律是一場漫長歲月的革命,本黨的成立宗旨其中一項核心要素便是要為國家推動及制定適合社會與國發展的法律,務求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民眾的福祉與公義的精神受到高度重視。
2‧民生:民生無大小事之別,只有精益求精,各安其居。
「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政治經濟學家卡爾•馬克思
我們常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民生的問題並無大事與小事的分別,一切都在於政府能否察覺民心問題並加以解決。隨著社會的進步,民眾對自己生活品質的追求也開始覺醒,政府亦該與時並進,否則社會便失去動力,從而人心離散。當一個社會覺醒到自己需要進步時,同時也是對人類生活有所追求的時候,民生問題的發生所反映的其實是背後一連串的問題,包括對政府施政的認同、對個人權力的渴望或對各種生活體驗的期待等。政府與人民並不是一個機器,也不是站在對立面,當人民有聲音時,政府便需要回應,因為這個世界,是人民選擇了政府,而不是政府選擇了人民。
黃名帝國再過多年便是三十而立,我們也很難想像在現實社會中的變遷究竟有多劇烈,但如果我們始終心繫著黃名民生的發展,並一直關注公眾對於黃名帝國生活的感受,我們便能及時調整政府的施政策略與步伐,從而掌握民心。從第二十六屆黃庭浩首相內閣起,政府便開始投入大量資源及人力去研發帝國的科技,我們不知道這值不值得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但我們知道如果不花個精神與時間投入,黃名帝國便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也無法呼應到時代的發展。本黨創立的其中一項要旨便是回應民生需求,從本質上去了解公眾在帝國生活時的體驗,從而改善帝國設計、藝術風格、功能應用以至社會政策,因為我們相信只有社會的不斷進步,政府表現才能獲得公眾評估,最後達到互動互利的雙向發展。
本黨有著最具領先的技術與豐富的資源去發掘社會的各項功能,也時刻不會忘記公眾才是社會的根本,於是本黨宗旨是為社區做實事,亦致力反映民間訴求給政府,以此達到社會進步,解決民生問題。
3‧公義:力量來自於公義,恆守正義精神,不懷任何私心。
「任何地方的不公義都會威脅其它地方的公義。」 ──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在公義的社會中,人類所追求的並不是權力的巔峰,而是對於整體人類靈魂的品格都有所求並致力推向巔峰,其中一項為人類所津津樂道的靈魂品格便是公義。一個失去公義的國家,危害的並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整體人類的命運。公義能夠得到伸張的國家,他們所信賴的是對於普世價值的認同與主張。一個地方的人民能否為社會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甚至具備儲存政治能量的條件,很大程度地取決於人民對於公義的渴求可以去到有多高。公義之下是憐憫、同理與對人性的各種批判,一個行公義的社會,每個人都具有獨立的人格魅力,我們對生命的渴求雖然各有不同,但對於人間所奉行的普世價值卻大致相同。
黃名帝國一直都是奉行多元路線的國家,所以自建國以來便有很多前輩與先驅不斷為黃名投入精力,期盼可以在這裡實現他們的政治舞台,並在黃名的歷史中留下他們的足跡。不過在法制尚未完全完整的時代,公義往往會被人所遺忘,於是便有了一直以來紛紛攘攘的政爭與背叛。
本黨主張公義行走在人間,任何不公義的事都是本黨需要去了解的,這也是我們這黨建立的核心要素,不管是法律還是民生,公義都是不能離開大眾的視野,所有基礎上都要恪守公義。在黃名的國土,我們可以輸掉政治、民生建設與民眾福利,卻不能輸掉任何一場關於公義的戰爭,從前還是現在,亦是如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