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碼
 請即註冊
查看: 1127|回復: 0

[朝史] 旻宗(太康)朝史

[複製鏈接]

興寧黨

敬親王

大司憲

511

W幣

7287

存款

1萬

帖子

親王二級功績勳章二級慶寧藝術及文化獎章長期之杖中秋月兔住戶證傳媒證商業證

發表於 2011-7-17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黃名帝國君主立憲政府
迎希二年歷史編修正史

  太康朝是黃名歷史中最重要的一環,不但創下盛世,而且留下大量有用的政策,延伸至迎希朝的中興局面。太康朝由景泰元年九月十六日至太康三年七月廿六日(2001年11月1日至2003年8月24日)共歷近兩年的統治歲月。旻宗帝,郭尚希,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惜他處於的時代並不屬於他一人所擁有,最終成為一個傀儡。雖然如此,但他仍未嘗放棄,以僅餘的能力將皇宮事務改革,形成一個皇室力量強大的帝國。

晚秋政變

  景泰元年九月(2001年10月),西龍親王宣佈再次解散政府,組織黃名南臨時政府,立郭尚希為帝,並宣佈景泰政令無效,逼使太宗投降。景泰元年九月初五(2001年10月21日),太宗自行簽發退位書,景泰朝軍政時代正式結束。至於德妃勢力亦瓦解,令黃名南臨時政府一度作為主導黃名的新政府。景泰元年九月十六日(2001年11月1日),郭尚希在西龍親王擁護下登基為帝,是為旻宗,當日他一同發佈廢除黃名北臨時政府以及理事府的權力。中央府,內冪府,外政朝餘部全合併為龍親王部;將內政朝定為永久合法朝廷。他同時宣佈黃名帝國君主專制政府恢復辦公,並以即日改元太康,意指「太平安康」,並定該年為太康元年。黃名帝國終於重新踏入和平時代。

無為而治

  太康元年只有兩個月,而這兩個月,旻宗帝實行了無為的政策。此舉除了讓龍親王部重整旗鼓外,亦是給予旻宗一些時間去了解過往政府的運作模式。由於旻宗並非黃名人民出身,故對黃名政權十分陌生。然而西龍親王立他為帝,純粹是以旻宗為一個扯線木偶,國家大權根本不在於皇帝手上。可是西龍親王並沒有計算旻宗的能力,在太康朝中,變成西龍王和皇帝鬥爭的戰場。

內政朝重建

  太康二年正月(2002年),旻宗宣佈恢復內政朝,解散外政朝所有制度及人手,只保留楊金輝及劉繼圖等開國舊臣。並將中央府,內冪府,理事府等中樞機構合併,立名龍親王部,統領內政朝,成為往後兩年的最高決策部門。太康二年六月廿二日(2002年7月31日),西龍親王重新入主本都,網上業務全部恢復正常。

新聞事業推行

  太康二年六月廿二日(2002年7月31日),皇室事務總監劉繼圖以職位名銜發佈新聞消息,成為「黃名新聞之父」。

太康盛世

  旻宗因主力發展網上頁務,加上步入太平時期,令政府急促發展。當時人口由十人左右激增至四十六人,至年末增至一百零九人。當時因格格數目較多,加上她們經常為政府提出計策,因而旻宗放權予格格議政,並開放言路,創下盛世。太康盛世由太康元年六月廿二日至十一月廿九日(2002年7月31日至2003年1月1日)結束,成為歷史上最強大的一朝。

圖公公退休

  開國元老的劉繼圖公公,在國慶七周年前宣佈退休,把內務府皇室事務總監一職交予小希子。他曾經風光一時,可惜在太宗帝主政後他便失勢,一直擔任內務府總管至退休。

廢太后事件

  由於德妃,妍妃等人都是太宗朝的臣民,旻宗為以示尊重,給予太宗朝的妃子封作太后。當時是盤龍太后的德妃及昇龍太后的妍妃因把扈囂張,多次干預朝政,又惡意批評旻宗,令國民怒不可遏。太康二年七月十七日(2002年8月25日),旻宗下旨廢除他們的太后身份,結果引起平德皇朝的文寧格格出面交涉(因平德皇朝的大權落在德妃手中)。當時平德方面提出四項不合理的條件,西龍親王一口拒絕接受,並施壓旻宗皇令繼續執行。雙方最終沒有達成共識,至平的皇朝政變才結束這次紛爭。

初秋事變

  太康二年七月廿三日(2002年8月31日),旻宗宣佈廢除多年的政治化計劃。因為傳統被取消,西龍親王恐防旻宗對龍親王部開刀,於是奏本要求迎太宗輔政。旻宗拒絕,並批評西龍親王無事生非,令西龍親王大怒。翌日,宣佈軟禁旻宗至八月初三(2002年9月9日),一度引起國民恐慌。事後,旻宗復出,動亂平息。

太康朝皇帝高規頒布

  首八條的皇帝高規於太康二年八月初一(2002年9月7日)公佈,是太宗朝以來,皇帝高規首次改動。其後陸續增加條文,令到皇帝高規的覆蓋範圍更廣。

平德政變

  太康二年八月初八(2002年9月14日),平德皇朝文寧格格政變,我朝的愛寧格格在事件中曾有協助,成功推翻腐敗的德妃衵敬政權。德妃敗走,建立慶德皇朝軍業政府,但最終慘敗收場。


首次建交

  太康二年八月十六日(2002年9月22日),旻宗在未有通知龍親王部下宣佈和日冕帝國統一政府建交。這次建交是黃名政府自黃統二年(1996年)以來首次外交活動。旻宗建交的目的,是希望藉日冕的勢力向龍親王部施壓,欲奪回大權。可惜隨日冕政府內亂,這個計劃最後失敗。


三省六部制

  太康二年十月初五(2002年11月9日),旻宗推行三省六部制,設立中書,門下及尚書三省,企圖瓜分龍親王部的權力。五日後(11月14日)龍親王部宣佈接收中書省,定名臨時中書省,以西龍親王為長官,三省六部制蕩然無存。


成立尚書省

  太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2002年12月15日),西龍親王統一六部,正式成立尚書省,是三省六部制中唯一真正存在的部門。

紀歲爭辯

  太康二年末(2003年1月),盛龍親王對於愛寧及紫寧格格入宮年份的問題與格格部爭論不休,引來格格部的一陣動盪。太康二年十二月廿八日(2003年1月30日),旻宗下旨正名愛寧及紫寧格格是太康元年加入,並禁止任何人再追究,事情終告平息。

新春政變

  太康三年正月初六(2003年2月6日),旻宗與西龍親王因政務再起爭執,龍親王部不滿旻宗而企圖發動政變,國家一度進入緊急狀態,最後經談判後才化險為夷。


沙士事件

  太康三年二月中(2003年3月),香港沙士病毒爆發,旻宗一度發出詔令勸喻臣民保持個人衛生,上街盡量戴口罩等措施,至五月(2003年6月)沙士病情才受控。然而此疫臣民並未受感染,可說不幸中的大幸。


官方網頁事件

  太康三年三月廿五日(2003年4月26日),署名盛龍親王的留言指責西龍親王欲在官方網頁上領全功,然而網頁是由盛龍親王做的,故引起兩位龍親王不和的疑團。下午,西龍親王向臣民發出告示,官方網頁關閉有極大可能。翌日,升龍親王澄清之前的留言是其弟偽造,事件才得到平息。


列國爭雄

  太康三年三月(2003年4月),漢烈帝國成立,並在本都大肆招收新成員,然而黃名朝廷當時踏入癸未孤朝,無力作出取締行動。太康三年四月初八(2003年5月8日),旻宗下旨與漢烈帝交惡,並要求取締興耀人民政府。當時興耀政府派出使者求和,但西龍親王堅持執行詔令,拒和。十二日(2003年5月12日),漢烈臣民出言侮辱旻宗皇帝,龍親王部便成立推翻漢烈大聯盟,實行要討回公道。不久,漢烈帝國易名王氏帝國,其勢力更加狀大,一時無兩。當時西龍親王派出成貝勒與王氏帝國交涉,但事敗,成貝勒被貶。


癸未孤朝

  踏入太康三年(2003年),政府便處於靜止狀態,不但人才凋零,旻宗更間歇性失蹤。到了太康三年五月(2003年6月)以後,旻宗完全消失。由太康三年正月起至七月十八日(2003年2月至8月),持續半年的孤朝,大局一直由西龍親王及右丞相支撐,期間更一度無力抵抗王氏帝國的勢力,使本都的主權徹底失去。


初夏政變

  太康三年四月廿三日(2005年5月23日),旻宗與西龍親王因政事上引起紛爭,西龍親王被貶為敬親王,為期四日。西龍不滿,揚言政變,龍親王部因而與旻宗的關係決裂。後來經過臣民的調停,敬親王才讓步,與旻宗達成協議,承諾不會推翻太康皇朝。


王氏求和

  由於王氏帝國過分囂張,已惹怒黃名帝國的高層,旻宗下令剿滅。太康三年四月廿七日(2003年5月27日),王氏帝國派出使者道歉求和,但不得要領。翌日,王氏帝國紫柔貴妃出面交涉,並向我朝右丞道歉,事件暫得緩和。但後來王氏帝國太祖破壞本來協議,再次開罪西龍親王及右丞相。太康三年五月初一(2003年5月31日),旻宗准許尚書省成立推翻王氏帝國委員會,並由西龍親王取代成貝勒處理外交事務。太康三年五月初三(2003年6月2日),王氏帝國再派使者求和,但西龍親王認為對方沒有誠意而拒絕。同日晚,西龍親王任命為攝政大臣,代理旻宗執政。翌日,王氏帝國太祖脫離,西龍親王假意請旨接管王氏帝國為附屬國,實際上西龍親王已作出決定。但不到數日,王氏帝國太祖奪政,附屬國計劃延誤。太康三年五月初十(2003年6月9日),西龍親王以當當名義加入王氏帝國丞相,並得王氏太祖信任,掌握大權。黃昏之時,西龍親王發動政變,並擁立紫柔貴妃復位,王氏帝國分裂。五月十八日(6月17日),王氏帝國正式加入黃名成附屬國,至卅日(6月30日)獨立,成為黃名首個附屬國,亦為附屬業務帶來深遠的影響。


關明被廢

  太康三年五月初一(2003年5月31日),西龍親王請旨廢除剛投資的關明皇朝,翁親王受影響被廢,心怡格格因此出面交涉。但因發展效果太差,西龍親王不受理其要求,關明皇朝結束經營。


旗制政變

  太康三年七月十八日(2003年8月15日),西龍親王在未有向臣民咨詢下實行一次大型的政制改革,是為旗制。他將全國人口分成四個部落,叫作「旗」。當時分有察蒙、察加爾、察汗和察欽四旗,由龍親王擔任旗主,而察汗旗較為例外,由右丞資政主管。後來,西龍親王又引入計分制度,每旗達一定積分,就可以調升內部的臣民。這個制度右丞是並不同意的,因為此制既麻煩又可怕,分化臣民。結果,旗制使到國家內亂,分化嚴重,察式庭旗成立令察汗旗人才凋零,令全國陷入瘋狂狀態。但其實,這個制度只不過讓西龍親王將支持自己為皇帝的人與支持旻宗的人分隔,是奪政的手段。太康三年七月廿七日(2003年8月24日),龍親王部的成員及心悅格格一致支持擁立西龍親王,西龍初婉拒,但最後答應。

  太康三年七月廿七日(2003年8月24日),西龍親王發動政變,登位為帝,尊旻宗為太上皇,改元迎希,是為高宗。翌日,他任命右丞資政為悅龍親王,悅龍即日下午便廢除旗制,發出公告,一切回復舊制。其實在政變不久,仍是右丞資政的悅龍早上表西龍親王,要求廢除旗制,而西龍亦在登基後一天就批准了。同日下午(2003年8月25日),旻宗在皇家留言板留言:「李國棟,多謝你三年來給我登上黃名舞台,朕願意退位!希望黃名第八年更加進步!」意味著太康朝正式劃上句號。

總結

  太康朝雖然在黃名國史上的日子不多,但是這個皇朝是重朝之中最頂盛及最太平。然而到了太康朝晚期,旻宗的失蹤引發的動盪,險些釀成亡國。從以下分析一下,太康朝的功過:

開創內政朝盛世:旻宗登位初期,外政朝廷苟延殘喘。西龍親王為了不想給德妃能捲土重來,於是勸服旻宗全力投資內政朝。結果令國家人口激增,勢力不斷膨脹,形成太平盛世。

人才輩出:人口的增長,選才方面的空間比較大,因而製造出一些治國人才。如心潔格格,右丞資政等,協助國家推至高峰。

廣開言路:旻宗打破舊制,實行任何人都可批評政府,有利施政。這個政策,更影響到後世的三個朝代。例如迎希朝時,高宗多次下旨將政策咨詢公眾;武宗朝時實行大鳴大放的方法,讓臣民表達意見。

君臣矛盾:旻宗的得位,有賴西龍親王的支持。因此大權落入龍親王部,君主的權力便處處受到制肘,因此出現旻宗與西龍親王的鬥權,並引起多次危機。如初秋事變、新春政變、初夏政變等。亦因為二人矛盾日深,旻宗最後選擇失蹤,讓西龍親王能夠得到皇位。

外交失當:由於旻宗朝的黃名幾乎是天朝上居,故建交的措施只是作為一種施捨,有藩屬的態度。如日冕建交,政府都沒有立正統的外交部,甚至是朝廷內部不認為日冕能享有同等地位,這種態度,最終帶來太康三年時外交政策失利的負面後果。

影響後世走向現代化:太康朝中央政府架構冗贅,導致後世幾朝在行政架構上作出多次改革,並逐漸放棄了太康朝的傳統模式的朝廷,走向現代化。例如高宗迎希二年(2004年)時取消了三省六部制,廢除六部,全部改為獨立部門;武宗寧辰年間(2005年),更廢除龍親王部,設內閣及國會,借此提高行政效率。

向心力轉移:旻宗朝的敗亡,亦失於臣民的向心力。在太康朝開設初期,臣民對十分旻宗愛戴,但因旻宗多次言而無信,如停收格格事宜上出爾反爾,導致臣民轉向支持龍親王部,因而令旻宗的勢力削弱,無法與西龍親王抗衡,引致亡朝。

  旻宗時代,創造出盛世皇朝,發展如日中天。然而盛世日久,負面的問題湧現,引致太康朝晚期陷入孤朝,更遭新帝國入主本都,喪失主權。君臣的矛盾猜忌最終使到太康朝走向沒落,這不但是旻宗的錯誤,更是臣民的一大損失。

太康朝正史(完)
寧辰乙酉元年八月十四日巳時修

不折不扣的寫稿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