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碼
 請即註冊
查看: 991|回復: 0

首相府卷宗

[複製鏈接]

敬親王

大司憲

511

W幣

7287

存款

1萬

帖子

親王二級功績勳章二級慶寧藝術及文化獎章長期之杖中秋月兔住戶證傳媒證商業證

發表於 2011-7-17 23: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右為「黃名文」,左為「漢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自旻宗皇朝開始,實體文書許多時都會出現「名漢」兩文並存的情況,是黃名帝國的一大特色。而置中紅字,寫有「鏡中人面見落花,塵拂挑妝縱浮華。嗟怨侵漁時月去,萬里江河遍黃沙」的偈語。

「卷宗」

  自迎希朝開始,最高行政部門會有自己的卷宗去下達命令。高宗朝時,龍親王部的卷宗直接叫作「令」,但現在的內閣,就已將卷宗的「令」改為「制誥」。在現實上,「卷宗」的作用通常是讓首相寫報告予君主時使用的,不過為著國家的體面,仍在這些卷宗上作一番的裝飾。太宗皇帝之前的朝廷,因為未有虛擬化,臣民多數用普通的紙張簡單紀錄事情,就算是聖旨一類的東西都和奏章一樣簡約無比,為了令物件更有收藏紀念的價值,自太祖朝末年起就有這類有畫功筆功的奏章、聖旨和卷宗出現。

  在延興朝的內閣,卷宗用上比以往稍有不同的元素,加入了宗教的氣息。兩篇分別以「漢文」和「黃名文」並齊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為封面,而置頂則有狴犴一隻,代表權令的裝飾。這是朝廷歷來首次用上這樣的設計,在過往禁止宗教傳播的政策壓抑下,現在的情況已改善了不少。

  所有關係到朝廷的文書,必須是人手畫功,而不容許現在的電腦機器製作,這是顯示人們對朝廷的一種誠意和崇敬。


高宗迎希年間所使用的龍親王部令。

不折不扣的寫稿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